实验教学是中心最核心的使命,先进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中心在此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积极学习国内外一流的成功经验。近三年来,结合中心实验室资源丰富、教研一体化平台的特色积极策划组织了多轮实验教改,总结出了以理论实践贯通为宗旨,打造“做中学”、“自由探究”、“自主学习”的实验室文化。
中心以项目式实验课程为抓手,推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和“自由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在教师教学模式上提倡工作坊的课程形式、业界双师指导实验、以实验实践为主题毕业设计导向;在学生学习模式上提倡本科生走进实验室(科研)、校企合作真题真做、与创新基地的强化合作。
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建构
项目式的实验课程: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已经逐步打破原有单纯课堂内授课、学生课后作业的的教学方式,将”项目式“教学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来,提升教学效果的持续力,让学生结合实际做项目,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动手创作的积极性,并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为同济大学校庆创作动画LOGO 的项目与宣传片项目引入进本科生实验教学的课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把同济精神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 并用动画的形态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媒体艺术的原创力。
1.“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起源于90年代美国科学院院长、物理诺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博士提出以“动手做”的方式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实验。该理念已得到了全世界教育界的认可,麻省理工等诸多一流高校至今仍作为其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基于我中心的基础与优势,制定如下措施:
(1)工作坊的课程形式:一方面学院各专业学生人数较少,动画专业单个年级为25人,编导专业为50人左右;另一方面中心实验环境与设备设施资源丰富。得益于上述两点,中心在推进“工作坊”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直接操作学习的形式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心鼓励以经验型实践教学工作坊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软件类、仪器操作类等媒体技术类课程,中心要求实验教师必须直接引导学生进行亲身经历和主动实践,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了很大提高。
(2)业界双师指导实验:学生的实践创作采取双师指导、双师考核,以项目验收为评定标尺的形式。例如,目前的《影视创作》课就是引入了上海乾如文化传媒公司的专业设计创作团队,利用实际发生的城市形象片创作任务将教学流程与业界的实践流程绑定,老师和学生先后参与承担了石城旅游、嘉定招商宣传、瑞金城市形象片等影像作品的策划和摄制。经过业界经验丰富,一线工作的导师的亲手指导与教学,学生在创作中完成了对创作观念、规律和技法的学习。
(3)毕业设计以实验与实践为导向: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学院所规定的毕业设计要求:要求每位动画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3 分钟的动画片和导演阐释;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必须完成15 分钟的记录片或剧情片、实验片等,只允许5% 的学生以单纯的论文形式完成毕业创作。其过程必须以体现动手能力为前提, 考核方法以片子的时间长度、内容质量的高低为最终的判分依据。
学院在每年的6月上旬和12月中旬都会定期举办本科专业动画、广编的影展、音乐表演的演奏会、影视表演的年度大戏、MFA学生实践作品展,所涉及的相关课程会结合这些公开展示对学生的创作能力进行评定。要求所有参与答辩的评委老师必须在答辩前去现场逐一观看作品的演示,并在展览期间邀请业界和学界的同行进行评稿、交流。
2.“自由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具有终极影响力,因为往往只有当学习者自身的确渴望去吸收知识的时候,学习才能有最佳效果。为了激发学生“自由探究、主动学习”的精神,制定了如下措施:
(1)本科生走进实验室:
由于学科与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必须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得到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培养行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中心的专业特色实验室采用骨干实验教师负责制,该制度较好地衔接上了第一课堂与第三课堂。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大量地进入到中心专业教师的专业特色实验室与工作室进行学习与实践。基于教研一体化的实验室平台,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实际地参与到科研项目或社会服务项目的作品创作中,开始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与创新实验的开拓精神。在各实验室内部,并且形成了——导师带动研究生,研究生与高年级学长带动低年级本科生——教学相长的良性模式。
(2)校企合作真题真做:我中心巳经与上海教育台、SMG 集团、德国魏玛电视台、德国图林根洲电视台、德国驻中国领事馆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外师生制作或合作制作的部分纪录片、实验片及剧情片得以公开播放。同时组织德国音乐周、德国大师班活动,让音乐表演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顶级的师资力量。
(3)加强与创新基地的合作:中心的创新基地目前拥有5个学院内的创新实践工作室以及15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中心鼓励实验课程以基地内项目为依托,将课程所要完成的能力培养点与具体的项目相结合。创新基地以校园文化项目、参展参赛为抓手,在中心内形成了在赛事上相互比拼对飙的良性风气。学生在实际的赛事创作与校园文化项目过程中,逐渐养成主动研究、互相学习的习惯,而创新基地也在这种机制下,不断涌现出优秀作品,例如2018年仅动画专业就在上海市教委组办的“汇创青春比赛中”斩获数字媒体与动画类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4个获奖数量与质量均冠绝上海其他高校,而这些学生作品就是学生实验课程的期末作业,正是由实验课程产出的。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在实践中提升了创作能力,增强了对专业理念的认知,提高了优质就业的可能性,而且在大量的实践课程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着与业界充分接触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了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形成了对职业的尊重,建立起了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自觉性,并培养了强烈的团队意识。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