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关于开展同济大学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备通知

发布时间:2015-04-22 
关于开展同济大学 2015 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备通知
 
各院系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引向深入,根据团中央和团市委相关文件要求,我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2015 年同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奔赴祖国各地,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激扬逐梦青春路,砥砺践行价值观
 
二、总体思路
 
        注重思想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认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以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社会栋梁”。鼓励大学生广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社会,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取得更好的育人成效和社会效益。
 
三、活动内容
 
        各团队围绕“激扬逐梦青春路,砥砺践行价值观”主题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内容不限。活动有以下类别予以参考:
 
(一)“实践+信仰”主题宣讲行动
 
        遴选由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宣讲调研团队,深刻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走进基层积极宣传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二)“实践+发展”城市调研行动
 
        发挥同济大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鼓励实践团队深入城市发展一线,聚焦社会热点问题,从城市运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创业等方面展开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知行合一,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三)“实践+足迹”深入寻访行动
 
        通过开展红色足迹、传统文化、城市发展等主题寻访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开拓思维,在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中,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
代。
 
 (四)“实践+公益”大学生三下乡行动
 
        鼓励各学院组织专业学生团队深入农村基层,进行教育帮扶、科技支农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创新实践方法,丰富实践渠道,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五) “实践+镜头”微视角记录行动
 
        鼓励学生团队运用多媒体手段,用视频、相册、音频和新媒体方式,对社会问题进行记录,大胆创新,敢于实践。
 
(六)“实践+观点”其他类实践行动
 
        除以上实践行动外,鼓励学生团队聚焦社会细微之处,创新选题设计,丰富实践方式,以独特视角认识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培养能力。
 
四、重点专项活动
 
(一)“同行计划”大学生挂职锻炼见习专项社会实践发挥同济综合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遴选优秀大学生赴全国各地进行课题研究和挂职锻炼活动,将学科研究和社会体验相结合,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进程中。
 
(二)“新型城镇化研究”研究生暑期实践服务团专项活动以“新型城镇化研究”为主题,深入各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
实地考察、现场采访、座谈交流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真实了解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发展,为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建言献策,为探寻中国城镇化之路贡献同济智慧。
 
(三)“点赞家乡发展”大学生返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以假期返乡为契机,以身边小事为切口进行选题,通过组建一
至三人微型实践团队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度的实践活动,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家乡建设和发展。申报团队可针对同一选题进行跨年、分阶段的实践,鼓励实践队伴随自身年级的提高、知识的累积,从一次性实践调整至多次实践,对家乡进行发现、聚焦、解决、建议等进阶式实践。
 
五、工作要求
 
1、各学院(系)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形成学校团委统筹协调,院系团委组织实施和责任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注重将社会实践与学生自身、社会、国家发展相结合,加强选题方向、调研方法、成果总结等多方面指导工作。同时,需特别重视实践团队特别是赴外省市实践团队的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意识,确保参与师生的人身安全。
 
2、积极整合资源,进一步强化多学科交叉优势,完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网络平台、现实平台双向同步运营,实现“跨学科、跨年级”自由组队,扩大学生参与面。
 
3、各学院(系)需进行院(系)内项目答辩,按照学院(系)内总项目的 20%定为 A 级(申请校级重点团队),25%定为 B 级,35%为 C 级,20%定为 D 级。被定为 A 级的项目将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校级重点团队答辩,经费给予适当倾斜。此外,“点赞家乡发展”返乡专项实践按照学院(系)内总项目 30%定为重点团队,其余团队不再评定级别。
 
4、各学院(系)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方式,利用大众传媒和校园媒体等平台进行信息报送,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和互动参与,加强活动中优秀个人和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整体宣传赢得最大的传播效益。
 
校团委官方网站:http://youth.tongji.edu.cn
 
青春同济”官方微信订阅号:qctjwx
 
         请各学院于 5 月 6 日(周三)17:00 之前将《附件一:同济大学 2015 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团队申报表》、《附件二:同济大学 2015 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项目申报汇总表》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校团委实践部邮箱(shijianbu@163.com),《附件二:同济大学 2015 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三:同济大学 2015 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安全责任书》纸质版材料递交至大学生活动中心 306 室,以便后期汇总活动情况。其中,“同行计划”大学生挂职锻炼见习专项社会实践与“新型城镇化研究”研究生暑期实践服务团专项活动不列入本次活动申报,具体申报工作另行通知。
 
联络老师:高 华 电 话:65982406
 
联络同学:刘泽帆 电 话:18817877973
 
吴梦晓 电 话:13002191615
 
朱怡沁 电 话: 13916877041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2015 年 4 月 14 日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 站同济动画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