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至18日,由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董华教授主持的包容性设计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综合楼蓝色报告厅展开,吴志强副校长和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研讨会聚集了来自英国、比利时、意大利、以色列、芬兰等地设计学领域的知名学者Julia Cassim, Ann Heylighen, Avril Accolla、Ron Nabarro, Pia Polsa 等人,他们在3天里共带来8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并先后参观了我校设计与创意学院、中芬中心,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上海创意产业园区1933。
包容性设计起源于英国(该名词1994年由英国人Roger Coleman在加拿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它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设计方法,目的是创造出适合尽可能多人使用的产品及服务。
“设计不仅仅是为小部分人的生活锦上添花,更是为提高广大平民百姓的生活质量,排除人们生活中的不便。” 董华教授这样说到,“包容性设计的对象包含了社会的边缘人群,比如说老人、残障人士,外来务工者,他们的需求一般不会受到设计师的重视,而我们力图让设计普惠大众。”
给他们生活积极的影响。“﷽﷽﷽﷽﷽﷽﷽来自比利时的Ann Heylighen教授以“理解和设计空间,超越常规的方法”为题做演讲。以残障人士的需求为例,她解释说,普通人所接收到的信息80%来自于视觉,这直接导致多数设计师在设计时忽视了其他感官。“对于盲人来说,由于深陷黑暗之中,所以他们的触觉和听觉特别灵敏。他们对空间有特别的感知,譬如有的盲人会把顶棚认为是墙,对室内固定的装置例如墙壁和活动的装置例如家具并不做明显区分。” 而“自闭症患者”对“自身”和“它者”的界限则特别敏感,例如当他们长期坐在同一张椅子上时,他们能细腻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Heylighen教授表示,“在他们看来,如果椅子的温度几乎等同于自己的体温,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时他们自身和‘它者’(椅子)之间的界限消失了。但常人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 Heylighen教授认为这些观察可以为设计师带来全新的思路。
研讨会前一周举办了以“上海外来务工者”为对象的设计工作坊,并在16日下午进行了工作坊成果汇报展示,设计与创意学院的4组学生与在座学者分享了各自的包容性设计成果。工业设计专业的3个大三学生关注到上海工地上的外来建筑工人,他们对工人使用的手套和工具做了改进,在手套拇指与食指之间相连的部分做了额外加固,这个小设计看似微不足道,却大大降低了手套破损的风险。的e﷽﷽﷽﷽﷽﷽﷽﷽﷽﷽﷽﷽﷽﷽﷽﷽﷽﷽曾要求学生体验一天不作“包容性设计的对象是可以扩展的,中国外来务工人群基数非常庞大,他们也是社会底层最需要关心的一群人,”成员张同学如是解释,“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泡在工地里和工人们聊天,发现他们的手套的报废率非常高,但他们1个月只有4副的配给量,所以他们每个月不得不额外花一笔钱来添置新手套。”这个细小的发现,促成了他们的设计初衷。
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用户的生活和产生同理心,董华在介绍对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时表示,她曾要求学生体验“只有一只手”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在乘坐地铁全过程中只用一只手,另外一只手全程放在口袋里不能拿出来。”很多学生由此发现了现今的公共交通缺少人性化设计,“有的学生发现,平面的交通卡感应器比斜面的更适合于单手操作,斜面容易让卡片滑落,当你只有一只手的时候,这就变得很麻烦了。”
包容性设计的发展固然与老年人服务及残障人士关怀息息相关,但其领域绝不仅仅局限于为特殊人群的服务,包容性设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学生网购的流行,直接导致了校园快递的几何倍数增长。研讨会上介绍了设计与创意学院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当所有人都来找快递员要他的快递时,显然快递员是很烦恼的。”学生们与快递员交流,在去年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快递分类搜寻法”,即按手机号末位两位数字先将快递分类,然后再通过姓氏寻找,“这是去年由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今年已经在同济校园全面推广了。”
从快递员的烦恼开始,经过一定的试验再推广到所有的快递公司,这正符合了董华教授所说的“设计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不便,让大众受益”。
供稿:张卓滢张敏
董华教授
Heylighen教授
Heylighen教授和董华教授在参观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学生作品
同济大学吴志强副校长、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董华教授与研讨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