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戈越王剑,共渡却无嫌;姑苏恨会稽泪,同舟恰如烟。”随着清亮童声的唱响,历时三年打造、排练数月而成的同济大学原创多媒体舞台剧《同舟共济》于5月10日、11日晚在大礼堂拉开了帷幕,预热多日的神秘面纱得以在此揭开。将历史讲给你听,将同济说给你听,一场以“小人物”之小见证“同济情怀”之大的故事讲述就此上演。
宜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蒋刚,宜宾市政府副市长徐红兵,成都市龙泉驿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之湘,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刚,我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校长钟志华,党委常务副书记方守恩,常务副校长伍江,党委副书记马锦明、徐建平等校领导,与我校数千名师生成了这一故事最忠实的倾听者。
医工栋梁
“薰风温软北吹十五里地,朗朗书声里学堂称同济”,一片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之境,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再搭上朗朗上口的《十里洋场之北十五里》唱段,青春活力气息扑面而来。舞台剧第一幕就此展开,全然毫无“主旋律”严肃拘谨的刻板风格,反而以激情四射的舞蹈搭配炫酷多彩灯光,真切地展现了同济学子身上满溢的青春活力与独特风采。“医工栋梁”一词更是表明了同济由德文医工学堂“发家”,至此同济历史长卷也缓缓舒展开来,而本剧重点表现人物——同济大学原校长李国豪也在此初现,一句“我不会辜负一生好年华,知识来报国智慧献华夏”道出了众多同济学子的心声。
内迁流离
1932年1月28日,日军的铁蹄踏进了上海,踏进了同济菁菁校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破山河故的时代困境下,同济再也难保一张安静的书桌。1932年1月29日,商务印书馆被日军轰炸,纸张的灰烬如同黑色蝴蝶一般在空中久久盘旋;1937年8月28日,大礼堂和学生宿舍毁于一旦。1937年8月29日,理学院、实习工厂毁于一旦。一面是炮火轰鸣,一面是求知若渴的赤诚之心。同济学子们该何去何从?也正如这一幕结尾那段话所言:“饮恨寻路,前赴后继,远迁浙赣,后随敌寇,渡越漓江,颠沛流苦,昆明遇袭,泣血当哭,四顾茫茫,安身何处?”何处是吾乡,何处是归途?同济学子的“一万里长征”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李庄浓情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16字电文箴言,道不尽的是李庄人的深情厚谊,说不尽的是同济人的百般深情。于颠沛流离之境,是李庄的乡亲们给了同济学子一块学习的净土。这一幕通过对罗老这一人物的突出表现,展现了李庄人在家国大义面前的决然选择——他力排众议,劝服各位乡亲百姓,清祠堂、理宅院,为的是给同济的“男娃女娃们”一块能栖风避雨的地方。这一份浓厚情谊,代代同济人始终铭记在心,“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我们同李庄积极进行多方面合作,从经济发展到教育帮持,从实践考察到挂职锻炼。更多的李庄人,走出四川走入同济,为的是求一片象牙之境;更多的同济人,走出上海走入李庄,求的是感怀旧恩。
“报国泣血”
“烽火依旧连天,风浪还在怒吼;没有坚强的堡垒,只有不屈的头颅”,慷慨激昂的《从军志愿书》里始终跳跃着的是同济男儿势要上前线杀敌的澎湃之心。为达入伍要求,彭垂慈背下了整张视力表“蒙混”过了视力考察关,这充分彰显了同济男儿的爱国热情。国难当头,更难言儿女情长。彭垂慈和梦兰之间的情缘纠葛实则反映了那时更多的分离情形,也正如那首歌所唱:“看似个鸳鸯蝴蝶,不应该的年代”。
“风云际会”
禹王庙前,同济学子相聚于此,意欲前去战火一线,被陆老师好生劝阻了下来。“眼下的确是特殊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堂堂七尺男儿应该拿枪上前线,为民族去拼命”,学生们的句句发自肺腑,尽彰同济男儿气血。但埋头苦读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救国之路——知识救国。科技研发实为抗战之必需,却也是落在同济师生肩上的重任。正如陆老师所言,保全中华民族的文脉,也是抗战,也是救国!日军在华夏大地上百般屠戮,但始终屹立不倒的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血脉。而历史也证明,这一代的同济人最终散落于祖国建设各个领域,担起了更加艰难的重任。
“驱散黑暗”
抗战结束后的中国,旋即陷入了内战之中。身处国民党统治区的同济学子亦是又积极投入了报效祖国之中。同济青年才俊们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地下党的各项组织工作,在千钧一发之际,幸得时任院长的李国豪出身相阻。生在乱世之中的读书人为何而读书?对于这一问题,同济人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为了用知识去报效这个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的祖国。在李国豪院长的梦境之中,他能够看见时间的模样,时间的形状,尽是和平美好之景。而对和平的渴求之光也必将驱散这暂时的黑暗,横扫过美丽华夏。
“情牵同舟”
这一幕,通过描绘李国豪与故人白秋实之间的偶然相逢,牵出了同济院系大调整的一段历史佳话。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的号召,同济大学在当时院系大调整的浪潮之中,把医学、理学、文学、法学等众多一流的院系支援给了国内多所兄弟院校。几千名教授师生和家属背井离乡,扎根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就如同蒲公英一般,随祖国建设之风飘散各地,最终扎根而生生不息。同济人在国家需要面前,计较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计较的不是一院一校的得失,而是这整个国家的得失。
“最美风景”
1991年,时值上海大兴建设之际,同济教授与师生们再一次扎根在了南浦大桥的建设工地上。正值南浦大桥合龙汇演之际,朱教授和妻子静茹因工程重大,没法抽身前去寻找丢失的女儿。万幸之下,女儿最终回到了朱教授身边,可朱教授却没办法在明天陪女儿过生日。在同济,最美的风景是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在同济,最美的人站在最美的风景里,为着日益发展的中国走向伟大复兴。
终章
最后,这一场恢弘大气的历史叙事、一幅勾勒同济人物的画卷在《奇迹》的音乐声中走向了尾声。歌声回绕在大礼堂每一处,飞跃在校园各处,张扬在祖国同济人扎根的地方。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同舟共济,创造奇迹;奇迹像前方的道路一样漫长,我们无愧于祖国赋予的荣光”,剧情虽已结束,但同济的故事还在书写,同济人的故事也还将继续,身披荣光,我们——同济——始终在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