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侨联在浦东新区图书馆主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侨与中国梦-我和我的祖国”诵读大赛决赛。参加本次决赛的13支参赛队在上海市区侨联复赛和高校侨联复赛中脱颖而出。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侨联朗诵队的节目《光辉历程,我们见证》喜获决赛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和最佳台风奖。
《光辉历程,我们见证》是一首政治叙事抒情诗,由校统战部部长岳继光创作,艺术与传媒学院老师饶丹云导演和配乐,由老中青三代同济大学侨联朗诵队诵读。
该诗多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同济大学侨联人的亲身感受,深情叙述了以李国豪、吴启迪、万钢、裴钢等老校长和汪品先、吴志强、唐子来等海外留学归国的专家学者以及吴孟超、侯云德、朱永灵、朱逢博等杰出校友为代表的同济人群体,为同济大学、上海市和共和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此次诗朗诵获得如此殊荣,离不开所有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离不开学校及学院多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凝聚着艺术与传媒学院多位老师的默默付出。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幕后的故事~
4月下旬,学校统战部和侨联开始筹备参加比赛,校统战部岳继光部长亲自创作了诗歌《光辉历程,我们见证》。在接到相应通知后,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始终关切赛事前后进程,并委托饶丹云老师担任导演,予以专业支持。
该原创诗歌作品是一首政治抒情诗,热情讴歌了共和国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奋斗,从改革开放的满眼春风、到新时代的崛起振兴,一代代同济侨联人所经历的光辉历程,用语言艺术歌颂同济的英雄谱,带有很强的历史感,时间跨度大,在朗诵创作中注入情感的难度较大。因此,深入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朗诵队员们做到深入的理解,饶老师请作者岳继光部长为大家讲述创作背景。
岳继光部长利用各位朗诵队员的专业优势,详细解读诗歌中提到的同济的“英雄谱”和“事业线”,然后一句句为老师们讲解,对于自己不清楚的就去查史料。例如有一句是“我们看到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胜利”,不理解“抗美援朝”与同济的关系,经过查找史料才知道抗美援朝时,战场上医疗队许多是同济大学的师生。把这一历史事实讲清楚后,担任这句独诵的90后陈凯,很自然地把这句看似没有感情色彩的句子,朗诵得掷地有声且声情并茂。
饶老师在自己女儿即将高考之际,毅然接受了此次任务。面对朗诵队伍人员时间难协调、排练场地不固定等客观困难,饶老师带领队伍与侨联老师一起制订周密的排练计划,坚持排练。
朗诵队由统战部、艺术与传媒、材料科学、法学、环境科学、财会、后勤、外事等老中青三代老师组成,因此排练时间很难统一。虽然居住在嘉定,但为了配合大多数成员的排练时间,饶丹云老师期间往返嘉定和四平路两个校区十多次。该节目由10人朗诵,需要较大场地排练,但排练期间正值校庆,于是又在各种活动的间隙辗转于衷和楼904、中法201、129剧场、实验剧场、大礼堂进行排练。
6月11日决赛,饶老师的孩子今年高考,但为了比赛最终取得佳绩,临考前的6月6日中午还在坚持为这一次的诗朗诵比赛辅导。11日比赛当日,上午赶到浦东演出剧场指导最后一次走台,结束后顾不上吃午饭又赶回学院参加2015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作为党员,饶老师深知统一战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统战、侨联作点事情理所当然。同时,同济要建立多姿多彩的综合性大学的形象,需要我们艺术类老师注入心力,逐步改变世人心中单纯的理工科印象。
朗诵队伍的老师们都是非科班出身,因此饶老师从吐字发声、朗诵技巧、舞台呈现,一点一滴地讲解、示范,使队员的朗诵水平和舞台感觉有了大幅度提升。
集体朗诵作品排练难度较大,不仅个人独诵、整体合诵的语言部分要处理好,还要兼顾舞台队形的设计变换。排练中饶老师总是指导大家,理解上去了,心才能齐;心齐,声才能齐;声齐,整个舞台状态自然是齐的。
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饶老师还精心挑选音乐片段,四处搜集视频、照片,与制作人员一起创作,制作出与朗诵情感节奏协调统一的配乐和视频,为朗诵增光添彩。
在比赛中,朗诵队员们感情真挚、配合默契,舞台调度流畅,音乐画面恢弘,人、诗、声、画浑然一体,赢得了评委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评委主席点评时说“特别让我们惊喜,语言声音的整齐、舞台调度的自然,把同济的英雄谱渲染得淋漓尽致。”
幸福的甘甜源于奋斗。在一次次排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朗诵队的老师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朗诵技巧和舞台经验,更收获了对同济的挚爱和归属感。
饶老师曾多次指导师生参加全国及上海市朗诵比赛,屡获佳绩,2011年编创并导演情景朗诵《凤凰涅槃》获“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集体组全国一等奖,荣获全国优秀指导老师奖。2013年,编创、导演以李国豪校长生平为题材的大型朗诵会“国之英豪——纪念李国豪诞辰100周年朗诵会”,受到师生好评。
我院张玮玒、王晓虹老师也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此次朗诵比赛,为取得佳绩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