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同行万里路,勇做追梦人① | “老腔一声震山川,同遇华阴济非遗”陕西省渭南市暑期调研实践活动实录

发布时间:2019-08-2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济人始终坚持以科教济世,与祖国同行。2019年暑期,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锻炼同济青年实践能力,由校团委实践部为总领,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主题为“同行万里路,勇做追梦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我院多支暑期实践团队结合艺传专业特质,围绕“寻找文化记忆,探知历史脉络”“把握时代新变化  乡村振兴奋力行”“砥砺七十年 献礼新时代”等多个主题展开青年暑期实践。

 

全新一“济”即将开启,同学们满载丰硕实践成果归来,为此我院特推出系列报道,纵观青年万里行日程,呈现同济青年学子一心投入的调研实况,讲述艺传青年的初心与使命。

《实践的夏天——中国最早的摇滚?》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千万兵。”七月二十四日至七月二十七日,循着雄浑壮阔的老腔古韵,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老腔唱不尽——探寻华阴老腔记忆与当地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反思”团队一行四人,来到了华阴老腔发源地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进行社会实践。

 

本项目以非遗传承人访谈及当地走访调查两个部分组成。项目将以“探寻文化记忆,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为主题,由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四位同学组成团队,基于已取得与曾和歌手谭维维合作的登上春晚的华阴老腔非遗传承人张喜民先生的联系的调研便利,汲取往期传统文化类暑期调研经验。计划通过访谈与实地调研关注华阴老腔的文化记忆,完成老腔文化记忆记录。

七月二十四日

 

 

团队四人从各地抵达渭南市。傍晚,团队成员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采访了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杨军燕老师。杨老师为老腔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在渭南师范学院建立杨军燕老腔工作室、组织和小学生同台表演老腔、组建老艺人老腔团队等等。最后团队召开会议,讨论出接下来几天在实践地的具体行程。

 

七月二十五日

 

上午,团队成员现场采访华阴老腔第十一代传承人白霜,白霜对老腔的巨大热情深深感染了队员们。白霜还成功尝试过老腔与当地另一种唱腔碗碗腔的合作,这种非遗之间的合作扶持的创新形态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随后团队成员们现场采访华阴老腔、碗碗腔老艺人,并且参观老艺人们的排练。老艺人们的诉求与不容乐观的传承现状,也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意识到老腔传承所面临的现实窘境。在更加新潮流行的娱乐表演的冲击下,老腔的处境不容乐观,也折射出许多和老腔相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

下午,团队一行人走访了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杨军燕老师的老腔工作室。七月二十五日晚,团队成员通过电话采访方式采访了大荔县官池中心小学音乐老师李庆。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李庆老师在他所在小学开了一门学习老腔的课程,组建了娃娃老腔剧团,对老腔的唱腔与乐器进行改造与创新,让孩子爱上学习老腔,并且带领娃娃老腔剧团进行了多次大型演出。

与华阴老腔第十一代传人白霜及老艺人们合影

 

七月二十六日

 

 

上午,团队一行人前往华阴市双泉村采访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考察双泉村老腔发展情况。张喜民是华阴老腔团队的主唱兼月琴演奏者,他带领的老腔团队曾经登上过话剧《白鹿原》的舞台,也与谭维维合作登上过春晚,更走出国门进行过许多次大型演出,为老腔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喜民老先生却十分低调,家中整洁简单,墙上张贴着各地演出留下的照片。他操着一口华阴口音,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华阴老腔的历史、老腔团发展的历程与华阴老腔传承的现状。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承人,如何延续老腔血脉也是他必须直面的问题。

张喜民老先生说,从老腔在全国小有名气以来,有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想向自己学习老腔,可基本生存花销无人负担的状况,让传统形式的拜师学艺显得并不现实,最终年轻人们也都抱憾而归。而自己的孙子已经在外打工,虽然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老腔唱段,但想要彻底掌握这项技艺,还是缺乏长时间的训练。看着张喜民老先生手机中录下的孙子唱老腔的视频,队员们心中对老腔近乎“断崖”式的传承前景,隐隐有些担忧。

 

下午,团队一行人前往华阴市文化馆,进一步了解华阴老腔历史及华阴市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在华阴老腔第十代传承人张喜民家采访

 

七月二十七日

 

 

 

团队成员前往渭南市图书馆查阅华阴老腔主题研究文献,总结在地实践成果。

 

这次社会实践的几位队员中,只有一位同学是渭南市本地人,其他几位同学都来自于祖国的五湖四海,在组建团队之前,对老腔最多只是有所耳闻。而短短几天的实践调研,却让所有团队的成员被老腔这种雄浑质朴的技艺所深深打动,被黄土高原上这大气的回响所震撼,也希望更多中国人能感受到这支古朴技艺带给人心灵的酣畅。所以老腔本身的魅力已经得到证明,需要的就是更加精细真实的记录、更加高效率的推广、更加有力度的传承。

 

我们希望我们的镜头与文字能从客观的角度记录下老腔的发展,记录下老腔人的努力,让镜头记录下老腔特有的魅力。希望这些珍贵的影像和文字能够讲好“老腔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助力老腔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供稿 | 艺术与传媒学院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

排版 | 艾文杰

责编 | 刘悦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 站同济动画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