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何晓晶,我想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海老师的故事。有鉴于海力洪老师是一个有趣的人,我在这里也想把他的事情讲得有趣些。
去年的某天,我前往与同样就读同济的一位朋友会面。在她所在学院排节目的现场,见她正声情并茂地唱着那首《奇迹》。我告诉她这歌的歌词是我的老师海力洪写的,她显得很吃惊。说,在“口水歌”满天飞的今天,这么抒情、优美的歌居然是我们同济老师写的,有些不可思议。接着我告诉她,那部一票难求的好戏《同舟共济》也是海老师编剧的。她说,觉得我的老师真的“很特别”。
的确,在我们这一群学生的眼中,海老师是一个“很特别”的教授。他的文艺修养,渊博学识,优雅气质,让人觉得在同济这么一所理工为主的大学出现,他似乎是走错了地方。听有人说起,海老师应该是像复旦、南大这类文科很强的大学里很强的文科老师。但话又得说回来,我读同济遇到了海力洪老师,觉得还是很幸运的。
海老师和我们这群二十出头的学生相处,距离感是显而易见的。他也从来不试图和学生打成一片,端重的风度里带有几分持重。这是因为与我们有代沟的缘故吧?背着他,我们有人叫他“海爸爸”,也有人叫他“海哥”,两种叫法之中是一个辈份的间隔,听着给人很矛盾的印象。但我能感觉得到,“海爸爸”和“海哥”在海老师这个人身上是完全统一的。
海老师学识渊博却为人低调,气质温和且待人有礼,即使面对的是如我们一般的本科生。我记得他的每一堂课,都是以“同学们上(下)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开始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他对学生的尊重和诚意。同学都觉得海老师“人品很好”,“骨子里有教养”。加上对学生学业严格要求,态度宽严相济。上课讲的是“干货”,对学生有用的知识、技能一定变着法子让我们非掌握不可……这个时候的他,就是一个地道的“海爸爸”。
海老师乐于与学生交流,花费很多时间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和帮助,在课间或课后时常与同学们一起畅谈。这个时候会觉得他对我们有热情也有期待,很辛苦地设身处地为我们在专业上引路。而且此时他思路活跃,幽默风趣,整个人真正是一个传递正向能量的好朋友。这个时候的他,便是亲切可靠的 “海哥”了。也在这时候,有同学拍下他的照片,做成表情包,用在群里大家笑成一片,而“海哥”本人却浑然不觉,因为他从来不用微信。期中评教的时候,有同学直接就这样评了:“我很喜欢海老师”“因为海老师,我很喜欢这门课”之类,可以说都是真心实意写下的。
海老师在学院里开的课不少,我只上过他的两门,其中受益最多的是本科的《叙事艺术》这门课。这《叙事艺术》还开有研究生升级版的《叙事研究》,我有一位选了这课的学姐说,《叙事研究》课居然选满了50个人,研究生课的课堂上,坐的人好像比本科课堂人数还多。又说海老师“有学问,人也很好的”。是的,事实就是这样。但很遗憾,我没机会听这课了。我已经告别母校,也无法再直接受教于海老师了。
我会一直记得在同济生活的最后时光,那做毕设的日日夜夜,还有指导老师海力洪的耐心教导。那段时间,无论何时我需要帮助,海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向我伸出援手。在我绝望万分,甚至因为不自信自己的剧本,想要彻底放弃的时刻,海老师打来一个长长的电话,鼓励我“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不要比拍片花钱,要比创作想法独到”。因为海老师的鼓励,我开始重新反思自己,创作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让我重拾勇气去完成我真的想要完成的毕设影片《爱来爱去》。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会一辈子记得这句话,脚踏实地,专注现在,认真完成手头的每一件事。这句话是我大学四年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非常感谢海老师。不仅为因有他的指导我的毕设《爱来爱去》评上了“校优”,更为他优秀的师德师风给我的人生带来的所有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