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新中国七十载风雨兼程之中,自然不乏这些“民族脊梁”,他们或处于庙堂之上,或居于山间田野,或青史留名,或默默无闻,或伟岸挺立,或平凡如你我,在三百六十五天的点点滴滴间诠释“中国人”的生活意涵。
恰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这一次我们把镜头对准了处于市井日常,对准了处于你我身边的他们,『惟新课堂』特别推出国庆特辑栏目——“70年来的每个你”,记录下平凡时刻里的中国人。
第二辑
身在异乡,自此为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农村、小城镇涌入城市之中,新的生活在城市展开……
1978年开始,一场社会大流动在中国大地展开,朱嘉楠一家也加入其中,开始了一场从农村到上海的奋斗之旅。
朱达和:
最早来到上海的是朱嘉楠的爷爷朱达和。1978年,朱达和跟随同村的朋友从南通老家一同来到上海。当时的朱达和已经42岁,每天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水,晚上又挤在控江路上的集体宿舍里,晚饭也只能吃馒头干。
看报纸的朱达和
1995年,同济大学大拆大造,当时有一个水管出了问题,大家都说“南通老朱”可以解决,这个让老朱十分自豪。朱达和回忆说,刚来上海时,什么技术都不会,就只能自已一个人苦专研,经过十几年的打磨,能得到认可,让他既自豪又欣慰。
为了让儿子能有一门手艺,朱达和决定把十八岁的儿子朱广彬也带到上海来。
朱广彬:
18岁的朱广彬
1986年,十八岁的朱广彬从江苏南通来到上海。一方面因为父亲朱达和已在上海打下了一定基础,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个十八岁的少年并没有像父亲一样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其实朱广彬的生活也不轻松,那时的生活基本上是从早上六七点动工一直做到晚上七点,当时有一个工程有150个宿舍,他们只有三个人,但在五十多天里加班加点完成了房屋电路改造。
工作中的朱广彬
经过数年打拼,朱广彬把一家人都从南通接到了上海定居。如今,五十二岁的朱广彬有了自已的建筑公司,工作仍然比较忙碌。
朱嘉楠:
2000年,五岁的朱嘉楠跟随父母从江苏南通来到上海,告别了农村生活的朱嘉楠稍显不适,但是很快,他便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他像一般的城市小孩一样,在上海这座城市度过了自已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活。
现为同济大学研究生的朱嘉楠
朱嘉楠觉得自已是幸运的,他说,没有爷爷和爸爸的努力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
文字 | 余姝满
摄影 | 朱嘉楠
编辑 | 张梦迪
指导老师:卞清
课程名称:《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实务研究》
栏目主视觉设计 | 李冰冰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嘉定校区】
电话:021-69588661
地址:嘉定校区惟新馆 114 实验中心
【南校区】
电话:021-65980130
地址:南校区第三教学楼511办公室
【电子邮箱】
amlab.tongji.edu.cn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