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视频了解更多故事
新中国成立伊始,人口快速增加,加之教育事业并不完善,所以绝大多是青年无法像今天一样顺利升入高中、大学。然而,国内经济依然非常困难,城镇就业机会无法容规模纳浩大的待业青年。
在1955年,毛主席发出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同年,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到那里安家落户。”
就这样,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城镇知识青年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年间浩浩荡荡的奔赴边疆和农村。本篇故事的主角姚家林正是在如此的时代洪流下从上海来到了当时条件极为艰苦的新疆。
广义上的知识青年一般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而在中国特定的语境下,“知青”却是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从城市去到农村或农垦兵团务农和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大多数实际只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
姚家林前往支边前,家里9口人挤在一间24平方的里弄房里,作为家中的老大,刚刚初中毕业的他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放弃了上海的城市生活,跟着全上海跟他有着相似命运的年轻人踏上了一段陌生的旅程。
跟我们认知中的上山下乡的知青不同,姚家林爷爷当时被幸运地分配到了新疆的一家国防保密单位为支援国防建设开采原子铀,所在的生产建设兵团序列上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虽然劳动强度大,但通常能拿到固定工资、有相对先进先进的农用机械、统一的单位食堂和宿舍,每4年还有一次探亲假,所以生活相对稳定还能补贴家用。
由于知青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等与支援地区的年轻人们完全不同,那个年代大多数的知青在选择伴侣时基本上除了老乡就是同单位(生产队)的知青,爷爷工作的是保密单位,跟外界接触很少,所以姚家林爷爷经同事介绍认识了他的爱人并携手走过了快50年。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姚家林老人也随着单位的裁撤被分配到了国营煤矿。从支援国防建设到支持经济建设,青年们再一次被时代浪潮卷入其中。
而另一批到农村中插队的青年们,情况往往没有那么幸运。由于他们的分配地是农村,统一由当地管理,口粮只由国家供应一年,之后只能靠自己挣工分生活,加上条件恶劣、劳动工具短缺、环境失调以及文革部分遭遇迫害等原因,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非常艰难。进入7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从军、考试、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名义逐步返回城市。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部分的知青回到了城市,也有一部分知青或自愿或无奈永远地留在了当地。
姚家林老人一直在煤矿工作到了退休才回到上海,他的青春时光甚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给了新疆,给了他的支边岁月。直到现在,姚家林爷爷一直还对自己的采访者说“我们哪里都不逛,要逛就逛新疆!”
姚家林老人生活的时代,中国大部分的城市青年们把他们一生最好的年华拿去建设祖国边疆和农村,其中有人自愿钻入漩涡之中,而没有选择的人也被时代浪潮裹挟其间。当那一时代过去,留下的是70年来中国人对时代的思忖和对青春的追忆。